|
【印度尼西亚】中国陶机热销海外 有窑炉企业年出口量已超40条 |
【yindunixiya】2017-12-22发表: 中国陶机热销海外 有窑炉企业年出口量已超40条 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我国陶瓷砖出口37.20亿美元,同比下降21.14%,而且出口平均单价从0.32美元千克下降到0.28美元千克。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 中国陶机热销海外 有窑炉企业年出口量已超40条来自印度尼西亚yindunixiya相关,仅限印度尼西亚yindunixiya观点以及网络浏览,佛山陶瓷网对中国陶机热销海外 有窑炉企业年出口量已超40条以及内容不做任何推荐。 中国陶机热销海外 有窑炉企业年出口量已超40条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我国陶瓷砖出口37.20亿美元,同比下降21.14%,而且出口平均单价从0.32美元/千克下降到0.28美元/千克。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出口则迎来稳定增长之势。 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指出,受海外市场瓷砖需求疲软、中国陶瓷砖竞争力不足影响,我国陶瓷砖出口呈现量价双降的态势。其中,海外市场对中国陶瓷砖需求减弱的关键原因之一是,部分国家/地区陶瓷产业发展迅猛,新建陶瓷生产线的热情高涨。 ▲2014年起,中国瓷砖出口量价持续下滑 据介绍,印度、越南、土耳其等国家陶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划待建的生产线相对较多。不过,在这些新建生产线热情“高涨”的国家/地区当中,当地陶瓷配套产业,包括上游的生产机械设备供应能力有限,多数依赖意大利或中国的陶瓷机械设备。 在当前海外市场前景利好、陶瓷产业发展迅猛,对陶瓷机械装备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经过了三十多年快速发展,无论是技术创新、设备稳定性等均取得了重大突破的中国陶瓷机械设备产业,该如何加速进军海外、蓝海掘金? 2017中国陶机热销海外 有窑炉企业年出口量已超40条 一直以来,印度、越南与土耳其等海外市场都是中国窑炉等陶瓷机械设备的主要流向地。毫无疑问,在诸多的出口目的国当中,印度始终都是中国窑炉出口的最大市场,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其海外销售占比最高,另一方面中国设备的品质与技术服务在该市场获所获得的认可也是最大的。 具体来说,以购销合同生效为统计口径,2016年印度新签约生产线100余条。据相关陶机设备商统计,2017年新签约生产线近百条,相对而言,当地陶瓷企业新建生产线的热情略微褪减,但其依然是中国陶机出口的重点市场之一。 与印度相比,越南、印度尼西亚与土耳其等国陶瓷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越南约有6条新生产线在建设,印度尼西亚与土耳其新建生产线的数量更少。 总体而言,2016~2017年,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出口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据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显示,科达洁能在窑炉、压机等建材机械设备与清洁环保设备等方面业务,2016年的国内营业收入为30.91亿元,国外营业收入为12.83亿元。 其中,2016年度建材机械装备实现营业收入32.92亿元,同比增长34.58%,这主要由科达洁能海外建材机械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所致。另据悉,2017年科达洁能的窑炉海外销售同比增长52%,压机则同比增长70%。 同时,国内另一优秀压机生产企业,恒力泰今年亦保持了连续第十一年全球产销第一的佳绩。据了解,截至今年,恒力泰的压机出口总量,已占据海外市场总量的50%以上。尤其是在今年以来,恒力泰的大吨位压机、超大吨位压机(万吨及万吨级以上)更是深受海外客户的欢迎。与此同时,恒力泰今年在拓展欧美等海外高端市场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外,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俊良介绍到,2017年,德力泰向海外市场销售了40余条窑炉生产线,其主要市场包括印度、越南、泰国、孟加拉和土耳其。他进一步提及,在诸多的海外市场当中,依然属印度发展的势头最理想。 ▲由“力泰家族”承建的印度大板整线,在motto集团公司旗下的slim公司顺利投产 就此,吴俊良表示这主要源于三大原因: 首先,印度作为人口大国,人均瓷砖使用量仍然较低,印度市场对瓷砖需求量极大。据《世界陶瓷评论》报道显示,2016年印度超过巴西成为世界第二大瓷砖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产量从2015年的8.5亿平方米增加至9.5亿平方米,而印度人口基数超12亿,以人均占有量来看,印度人均瓷砖占有量远不足一平方米,瓷砖市场需求量大。 其次,印度陶瓷砖出口量连年增长。据《世界陶瓷评论》发布的“2016年世界瓷砖消费报告”显示,2016年印度瓷砖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和墨西哥等海外市场销售量大幅上升,从2015年的1.34亿平方米增加到了1.86亿平方米,增幅达到了38.8%。 其中,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是因挤压中国陶瓷砖出口市场而释放出来的。以沙特阿拉伯为例,2015年中国陶瓷出口沙特阿拉伯的出口量为6400万平方米,但到了2016年,这一数据已经下降到了4900万平方米。而印度瓷砖的最大出口市场依然是沙特阿拉伯,占出口总量的32.5%,出口量也从4900万平方米增长到了6000万平方米,涨幅达23%。 第三,中国向印度、越南等国输出陶瓷机械设备,不仅在地理区位上有优势,更为关键的是,印度、越南等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陶瓷砖的发展模式相对更加契合当地陶瓷企业的发展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印度陶瓷行业发展的轨迹与中国非常类似,诸多中国陶瓷行业的“先进”经验可以直接或间接“复制”至印度市场。 不可否认的是,除了上述三大原因外,近十年来中国陶瓷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尤其在品质与技术上的提升,也为其在印度获得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外本土配套产业的发展 将是中国陶机装备企业出口的最大威胁 早在2002年~2003年间,印度陶瓷行业多数新建生产线均为内墙砖生产线,且以意大利二手设备为主,设备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因而相对较少从中国购进相关设备。 自2003年底开始,随着渗花抛光砖的逐渐流行,印度新建抛光砖生产线的陶瓷企业逐渐增多,但是印度本土的相关陶瓷机械设备企业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当地陶瓷企业继而依赖从中国购买相关陶瓷设备,也因此带动了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出口量的增长。 2013年前后,全抛釉产品开始在印度逐渐流行,印度陶瓷企业对中国的陶企设备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升。 ▲2016 年5月,恒力泰首条整线项目在印度投产 总体而言,2003年之后,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在印度、越南、印尼等国获得喜人的发展,但对于未来的发展,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营销总监刘晓东提醒到,“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制造商一定要重视印度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吸取当年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在中国的失败教训,否则印度当地的陶瓷产业配套设备就会快速成长起来,届时就可能难有中国陶瓷机械设备的发展空间。” 刘晓东坦言,以印度的陶瓷砖市场容量与发展前景来看,印度陶瓷相关配套产业绝对有发展的土壤与潜力。就目前情况而言,印度本土的陶瓷机械设备商已经可以供应瓷片生产线的窑炉设备。 除此以外,印度本土也有生产干燥喷雾塔的企业逐步成长起来,与此同时,当前也有印度本土的陶瓷机械设备企业在研发与尝试生产技术含量相对高的喷墨印花设备。 “我们一定不能小觑印度企业的学习与成长能力,他们的发展轨迹与中国非常相似。”刘晓东强调,未来中国陶瓷机械设备企业想要继续占领印度市场,就必须保持不断创新的能力,永远保持中国制造的先进性。 刘晓东表示,当前,中国设备企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与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在这两方面中国企业的优势远不如印度本土企业,但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技术创新与售后服务,当前中国设备企业在印度市场依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动权,未来中国企业要保持这种平衡不被打破的方式一定是持续的创新。 ▲近年来的印度国际陶瓷工业展上,中国陶机装备愈发受到追捧 意大利模式仍“根深蒂固” 据相关人士介绍,早在30年前,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在全球陶瓷生产企业当中就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与市场地位,彼时有超95%的陶机设备来自意大利。 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快速提升,这一局面逐渐被改变,时至今日,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地区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在全球的影响力仍十分巨大。 早前《世界陶瓷评论》对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出口分析报道的文章佐证了这一说法。2016年,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行业恢复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总收入达到20.28亿欧元。其中,出口收入达到15.464亿欧元,占整个陶瓷机械设备行业总收入的76.3%。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依旧是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的主要出口市场,其在欧盟的销售额就达3.42亿欧元。 而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出口东南亚、中东、北美、东欧、南美等市场的收入分别是2.382亿欧元、2.335亿欧元、1.745亿欧元、1.589亿欧元、1.587亿欧,分别占其出口总收入的15.4%、15.1%、11.3%、10.3%、10.2%。 而且,日前,据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acimac)研究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预测2017年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整体的销售将同比增长8.8%,达到22.05亿欧元。 其中,出口营业收入依然占收入的绝大部分,约占总营业收入的73.5%。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出口营业收入达16.2亿欧元,同比增长4.8%。 但是,从销售的单个市场来看,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表现最佳的还是意大利市场。得益于工业4.0计划所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国内营业额增长了21.5%,达到5.85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由此可见,虽然时至今日中国陶机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意大利生产模式还在大范围影响全球陶瓷企业的生产模式。尤其是在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的传统优势市场,包括欧盟、中东、南美、北美等市场,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市场影响力仍然亟待提升。 为了更好地开发上述市场,刘晓东建议,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应当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放缓设备安装周期,在全球追求品质化的时代下,更加注重精品打造。 ▲2017年12月,中窑神舟zy777节能环保窑炉在埃塞俄比亚帝缘陶瓷成功投产 据了解,长期以来,中国陶瓷企业新建生产线的周期普遍是半年至一年,而海外陶瓷企业新建生产线的周期约是2~3年,仅是购销合同生效后,其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因此未来中国设备企业未来也应当继续强化精品意识,进军高端市场。 刘晓东建议,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可以先从印度、越南与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发力,将中国此前积累的一些生产经验,有针对性地应用于当地陶瓷行业,而后再逐渐向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传统市场渗透,抢占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陶瓷机械设备能否成功“抢占”一些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传统市场份额,前提一定是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必须快速成长,并坚持不懈地创新,同时提供一些针对性、贴合实际需求的优质设备与服务。 平台优势与本土化服务 助力中国设备再提升 中国陶瓷机械设备之所以能够成功走出去,刘晓东、吴俊良等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一方面是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品质得到快速提升,另一方面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制造商对国际市场、贸易流程等拥有更深入的认知,而且在文化习俗、语言沟通上有中国的核心优势。 当前,中国陶瓷机械设备在印度、越南等广大的海外市场,已经逐渐形成了科达洁能和“力泰家族”两大企业齐头并进的局面。就此,吴俊良坦言,这主要源于这两大设备企业除了拥有技术创新与完善的服务之外,还在于这两大企业拥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产品链与平台优势,在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浪潮之下,当前越来越多的陶瓷生产企业都开始追求整线设备的高度串联与协同生产,当前在中国建陶设备领域,也仅有科达洁能和“力泰家族”等极少数企业能够自主、协同实现。 吴俊良坦言,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技术输出是非常有必要的方向。无论是从中国陶瓷机械设备的发展来看,亦或出于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单纯输出设备容易被其他供应商所取缔,但是设备输出匹配技术输出,中国设备就能更牢固的占据市场主动权。 纵观在海外市场表现良好的中国陶瓷机械设备企业,其技术服务越来越专业。吴俊良介绍,以德力泰为例,其在印度莫尔比产区设有办事处与仓库,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技术服务团队常年驻扎当地,技术与服务团队成员由当地10余个印度人组成,与客户在语言与技术上不存在沟通障碍,可以进行有效畅顺地沟通。 ▲由科达洁能与广州森大合资兴建的加纳特福陶瓷 刘晓东也表示,科达洁能不仅是对外输出陶瓷机械设备,还陆续在印度、土耳其设立子公司,在非洲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合资建设陶瓷厂,在大幅拉动陶瓷机械设备海外销售的同时,还逐渐影响与改变着当地陶瓷行业的发展现状。 刘晓东建议,今天中国陶机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地位与口碑非常来之不易,未来中国陶瓷设备人更应当发愤图强,不断创新,将中国设备全球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具体而言,当前中国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陶瓷机械设备企业或陶瓷企业可以借势“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实现走出去,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yindunixiya】更新:2017/12/22 8:36:39)
![]() |